今年52岁的常福,干农机手已经23年了。
“今年第一次不跨区。”5月30日,记者见到常福时,他跟他的队伍正在阜阳市颍上县谢桥镇上的宾馆里休息。“因为刚下完雨,没法作业。虽然能歇着,但心里挺着急,怕耽误后面的活儿。”常福说。
虽然不跨区,但常福的生意一点不少。他告诉记者,截至当天,他已经收到了3万多亩的预约订单。在颍上县,他签了两个大户,一个五千多亩,一个一千多亩。因面积大和地块较集中,他给客户报了40元/亩的最优惠价。
“25号出来的,刚干了没几块地,27号就下了场雨,这又一场,两场雨耽误事了。”交谈中,常福接到其他预约客户的催问电话,他则耐心给予解释,承诺尽量往前赶。
因干得时间长,经验多,信誉好,常福不仅攒下了许多老客户,还攒下了行业同仁们对他的信任。
“2018年我在我们这一带率先买了台雷沃GM80帮客户收玉米、高粱、中药材,那时候买这车人的少啊,别人干不了的活儿我能干,光秋季一茬就挣了30多万,引来好多同行来跟我取经。雷沃的机器设计、改进总是超前,人性化,技术服务也及时。”常福说。
2020年,常福牵头组建起阜阳市颖泉区常福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社员及周边农户提供农机维修、播种、收割、土地深耕以及无人机植保等服务。他还带领社员投资600多万元入股蒙城县强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酒厂合作种了6万亩的订单高粱。“这样秋收那一季,我的机手社员们就有了一个固定的大活。”常福告诉记者。
不仅本地的机手信任他,外地的机手也有很多与常福成了好兄弟。在颍上县谢桥镇的宾馆里,记者见到了来自山东广饶的孟凡恒和来自山东博兴的郭镇冲,他们也都是干了20多年的老机手、老麦客。
“我18岁就跟着我大伯跨区割麦,那个时候还是背负式收割机,跨区作业连高速都跑不了。现在跨区方便多了,机器也越来越先进。”孟凡恒告诉记者,五年前常福跨区作业到山东割麦子,他们俩认识,当时尝试合作一起干,常福就住在他家里,后来两人就成了好朋友,到现在成了好兄弟,常福这边每到麦收时节都会邀请他过来一起干。
常福介绍,他之前常跨区作业的地方有河南驻马店、山东济宁、山东聊城、河北保定等,原本他还邀请了河北石家庄的7台机器来颍上县,但因为下了雨,当他们走到颍泉区周棚街道时,就不让他们过来了,等待留在那里干。现在这边共有20台机器,如果天气好的话,3天就干完了。“一天约十二个小时,每台能干100多亩。”常福说。
今年麦收,常福让28岁的女婿修忠辉也加入了自己的队伍。儿子常龙刚考上研究生,现在假期中,也跟着打打杂,体验一下麦收。“第一年干,我还是新手,但现在也能独立作业了。一开始割得慢点,再熟练些就好了。”修忠辉说。
交谈中,常福的媳妇常侠接到客户的电话,说是附近有块90多亩的麦田,下午可以作业,他们便赶紧集结赶了过去。
雨过天晴后的下午3点钟,天空万里无云,太阳有些炙烤,气温33℃,但农机手们却像冲向泳池一样冲向麦田。来回穿梭中,半个下午,偌大一块麦田,就只剩了麦茬,实现了颗粒归仓。
“对待客户,就要当自己家的地一样干,把活儿收好、收干净,然后自己也挣着钱。”常福跟机手们说。
常福告诉记者,他现在基本不亲自开机器了,带出一个机手就让他自己开,他则主要负责后勤服务,把机手们的生活、待遇保障好。他媳妇常侠则负责总调度,协调客户订单和机器调配。
“我们现在只收割机就有40多个机手。靠我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组成一个团队,整体推进效率更高。”常福告诉记者,他的“职业理想”就是培养、组织一起一支专业队伍,把信任他的客户的麦子收好,让信任他的机手能挣着钱。“干这么多年,每到这个时候,我都觉得把麦子收回家,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今年肯定还是个丰收。”常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