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2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安徽“两利用”产业产值突破450亿元,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50家。
据介绍,安徽是全国“两利用”产业的重要始发地、产业发展排头兵、科技创新聚集地和利用效果展示区。据初步统计,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16年的83%提高至2021年的91%,安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由2016年的63%提高至2021年的81%,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增权介绍,“十四五”期间,安徽将以市场化、产业化为主线,以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为治理路径,突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抓住产业链关键环节,利用5年时间,实施8项重点工程,实现由“治”到“治用兼顾、以用为主”的跨越转变,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种养结合、产业链条完整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产业化新格局,实现环境改善、农民增收、产业培育的共赢目标,为实施“两强一增”行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5年,安徽将建设40个以液体粪污肥料化利用为纽带的种养结合提升县,累计推广商品有机肥300万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粪肥施用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粪肥还田利用监测体系初步建立,粪肥还田利用取得显著成效,以粪肥还田利用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据悉,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五年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加强秸秆综合利用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大力发展秸秆综合利用装备制造业,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升高端智能秸秆综合利用装备自主研发能力,鼓励优势农机企业、科研院所直接对接收储运销主体,开展定制化技术服务。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科研单位引进和开发先进实用的秸秆捡拾打捆、固化成型、炭气油联产等新装备,推广秸秆就地就近实现资源化转化的小型化、移动式装备,研发推广成本低效率高的秸秆收集初加工设备,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装备的产业化发展与应用。支持安徽省装备企业开展跨省、跨国合作,芜湖、宣城、亳州、合肥、宿州等市打造秸秆综合利用装备产业集群。
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安徽省有不少全国领先的技术案例。
阜南县苗集生物天然气站以秸秆和畜禽粪污为原料,可24小时不间断生产生物天然气。阜南县林海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在全县布局建立了8个生物天然气生产站及1个中心站,年产天然气5000万立方米以上。该县已有1/3的常住居民用上了“自产自销”的生物天然气。
阜阳安徽进化硅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以秸秆灰为原料生产纳米二氧化硅,该公司建立了全球首条15万吨/年喷雾碳化法二氧化硅示范生产线。合肥德博秸秆气化多联产设备及控制系统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重大装备首台套。
铜陵市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秸秆替代原煤燃料化利用技术属国内首创。芜湖市瑞驰兰德公司研发全国首条万吨秸秆肥料自动化生产线,实现秸秆肥料就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