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于湖北、宁夏等地乡村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供销社回归”成为热点话题。
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供销社此番“大火”引起了一波回忆,也引起了一些担忧。基层供销社的重建,意味着计划经济的回归吗?在新时代,供销社将发挥什么作用?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供销总社监事会专家监事孔祥智。
民生周刊:“供销社重出江湖”的说法最近引发关注,供销社是“回归”吗?
孔祥智:供销社不是回归,它一直存在。目前之所以有这个说法,一是有人在炒作,二是大家不了解供销社这些年的发展。供销社一直是国务院下面一个正部级机构,而且县一级的供销社大部分都还保留着。
最近引发关注的主要是乡村基层社的恢复,即乡镇一级的供销社。比如,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1373个,基本覆盖全省乡镇。这是近年来湖北省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成果。2015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发布,推动了供销合作社的综合改革,其实东部发达地区如山东、浙江、江苏改得更早,恢复得更多,目前基本覆盖全部乡镇。
民生周刊:对于基层供销社的恢复重建,有些人担心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您怎么看?
孔祥智:乡镇的供销社都是企业,是到当地市场监管局注册的,并不是行政机构。
实际上,所谓恢复主要是依托乡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业服务企业等,通过入股等方式让它们执行供销社职能,挂上供销社的牌子。它们其实是县级供销社参股的企业,是市场组织,恢复后也是市场经济的格局下运行,跟计划经济是两码事。它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经营,否则还是会倒闭。
重启供销社并不是要恢复计划经济,而是让供销社发挥网点多的优势,提升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功能,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民生周刊:乡镇供销社重建后,会对农村现有的超市、商店等造成冲击吗?
孔祥智:公平竞争,谁给农民提供的服务好,谁就能胜出。对农民来说,供销社其实是增加服务的一个途径,跟增加一家连锁超市差不多。消费品也没有增加,主要增加的是消费品的销售渠道。
有些农村超市不规范,卖假冒伪劣产品。乡镇供销社或者延伸到村的供销超市就能够减少这一问题,它们会被纳入供销社系统,有正规的供货渠道。供销社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价值和品牌形象,会尽最大努力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自己的渠道及货架。
民生周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供销社实现销售总额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多年来,供销社如何改革发展?
孔祥智:供销社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亏损很严重,大量基层供销社倒闭。
1982年,在机构改革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商业部合并,但保留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牌子,设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保留了省以下供销合作社的独立组织系统。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当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恢复。此后,供销社加快改革,逐步扭亏为盈。2000年,供销社全系统扭亏为盈,当年系统汇总实现利润13.77亿元。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把为农服务成效作为衡量工作的首要标准,做到为农、务农、姓农。
这次改革强调除了供销社传统的业务之外,要给农民提供全程服务。中华供销总社选择了山东、浙江、河北、广东4个省推进综合改革试点。这4个省的试点情况非常好,尤其是山东的土地托管和浙江的“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成效很好。
比如,在浙江,将深化供销社改革与构建农合联组织融合起来,很多农民不种地了,但地有人种,有人给他服务,提供服务的就是农合联。
山东每个乡镇都成立了联合社,把家庭农场联合在一起,给农民提供播种、打药、收获、销售等服务。山东潍坊的口号是: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供销社通过批发价购买生产资料,能抵消一部分成本,这样农民支付较低的费用就可以得到服务。这就是服务的规模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应。据测算,供销社给农民提供服务,每亩地能够增收400到500元,效果非常好。
民生周刊:供销社在我国市场发展中充当了什么角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供销社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
孔祥智:供销社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定位是为农民提供服务,但那时实行统购统销,供销社是农村物资供应的主要渠道,对社会物资具有一定垄断权,农村主要的农产品都由供销社来收购(粮食改由粮食部门收购)。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个体、民营、外资经济逐渐兴起,供销社慢慢地淡出视野。但是棉花主要还是由供销社收购,并通过储备调控棉花市场。其他农产品主要通过批发市场进入流通渠道,供销社主要通过参股或投资兴建批发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此外,供销社还有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废旧物资回收等业务。
在经历2015年的改革之后,供销社的侧重点放在怎么给农民提供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服务上,这是供销社获得新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供销社正在努力恢复传统的供(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和销(农产品)业务,但是在给农民提供服务这一块,空间很大,是供销社改革过程中新增的重要业务。
农民需要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但这种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这延滞了农村农民城镇化的进程。据估计,每年农业领域需要的生产服务市场规模达4万亿到5万亿元,但是社会给农民提供的服务不到2万亿元。供销社作为一个重要力量,为农民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这也是供销社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要办成真正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