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北方入冬第一片雪花飘落尘埃,时光的列车在不知不觉中驶入了11月份的行程。作为农机人,传统意义上的“金九银十”一过,今年的市场运行基本接近尾声,是好是坏,可以有个大概的定论了。
2023年的农机市场到底怎么样呢?从以下几点特征可窥端倪。
第一个特征显现,产业规模略增,利润水平大减。从根本上讲,今年农机行业产业规模依然会保持稳步增长,创造新的规模产值,这种趋势与产品大型化、多品类、高端化等趋势相关。与之不相同步,预计行业整体利润增速大概率会回落,这种判断主要基于国三升国四排放升级,各企业应对发动机成本、维修使用成本增加而多采取促销策略,不仅如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下,一些企业为了降低库存不断推出促销政策,也拉低了利润水平。
第二个特征显现,马太效应愈深,竞争加速洗牌。纵观今年国内农机市场运行,可谓跌声一片。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关注,那就是再不好的市场也有好的企业,今年更加考验企业的耐受力,比如大中拖,整体市场大幅下滑,但是一拖、约翰迪尔、江苏悦达等企业却出现上升;再如收获机,整体市场下滑甚至超过大中拖,但是凯斯、克拉斯等企业产品销量不降反升,尤其是凯斯的籽粒收获机,甚至出现了罕见的供不应求现象。由此可见,农机行业内各品牌之间的“马太效应”更加凸显,好的更好、坏的更坏,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不够的企业进入下滑甚至淘汰通道。
第三个特征显现,排放触动透支,挤占市场份额。“国三升国四”引发的市场透支后遗症,恐怕是导致今年农机市场不景气的最大诱因,其实,每次动力机械的排放升级落地之年都会引发市场销量透支,影响第二年市场走势。2022年,新一轮的排放升级落定,亦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今年的市场,考虑到发动机升级后的成本增加以及新产品可靠性问题,绝大多数动力机械企业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国三产品突击生产和集中出清策略,不少用户也选择提前消费。针对市场实际情况,国家也将国三产品补贴延长至8月底,今年市场份额被挤压异常严重。
第四个特征显现,理性消费重启,考量侧重性能。伴随着农机产业成熟度逐年增加,消费者对于产品购买的考量更加侧重于作业表现,盲目跟风和一味追求大型化、智能化的风气消减,对于产品的可靠性、适用性更加看重,“要智能、先可靠”的认知愈加广泛,对于产品购买,用户愈加审慎。不仅如此,伴随着农机保有量增加,用户收益水平下降,消费积极性受挫,市场增量由新机购买转向存量更新,需求乏力成为普遍现象。
第五个特征显现,需求满足提升,市场平台到来。目前,国内农机工业能够自主研发、制造农、林、牧、渔、农用运输、农产品加工等7个门类所需的65大类、350个中类、1500个小类的4000多种农机产品,在基本层面已经满足农业机械化需求。据统计,社会农机拥有量约2亿台套,国内拖拉机保有量约2300万台,联合收割机223万台,占据产业绝对比重的传统产品饱和迹象明显,小众特需产品则因为体量较小对市场走势影响不足,可以判断,农机行业发展的平台期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