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正是南方水稻“双抢”时节。位于鄱阳湖畔南昌县向塘镇曹家的稻田里,农机手刘帅正驾驶着雷沃P4000拖拉机忙碌翻耕,为晚稻插秧做准备,翻耕后的水田在阳光下闪耀着银光。目光所及,远处白鹭低飞,近处渠水潺潺,基地里的晚稻秧苗长势喜人。
两代人的初心,成为一名新农人早有“伏笔”
“南昌县刘帅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父亲当时创立合作社时用我的名字命名的,一是简单好记,另一方面就是希望我能传承这份事业,脚踏实地做好一名新农人。”95年出生的刘帅谈起父亲创建合作社的初衷时这样说。
“我家祖祖辈辈都扎根在这块土地上,我曾经从事过挖掘机行业,在外漂泊了好几年,喜欢机械,工程机械、农机都喜欢,父亲也鼓励我返乡创业,就回来在合作社一直干到现在。”历经波折,这名土生土长的南昌县人,在家乡广阔的稻田里开启了自己的逐梦之路。
“现在村里人外出打工的多,种地的越来越少,我和父亲就把周边1000多亩稻田流转了过来,育秧、种植一体化,这样也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至今,刘帅从事农业已有5年,从一名挖掘机手,到扎根稻田成为一名新农人,坚守着两代人初心的同时,也见证了家乡传统农业的快速转型。
用智能农机,助力家乡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对于合作社经营,父子俩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父亲负责业务运营和水稻种植技术,我就专心负责农机。”目前,刘帅配置了两台雷沃谷神履带机、六台雷沃P4000动力换向拖拉机、一台雷沃履带式拖拉机、一台雷沃插秧机、植保无人机……覆盖了稻田里的耕、种、管、收全环节。
“合作社的地里已经实现全程机械化,农机也越来越智能。像这台P4000是动力换向,不用踩离合,作业强度就降低了。离地间隙也高,水田、旱田都可以下地。因为除了本地,我们还到周边抚州等地跨区,用P4000就很合适。烂田很深的情况,就用那台履带拖,这样的组合可以兼顾各种作业工况。”刘帅一边驾驶P4000作业一边介绍。
“双抢是一年最忙的时候,父亲每天五点就起来往田里放水,那个环节会用到电,他不太放心,每次都要自己操作。”刘帅介绍。此时,刚往田里放完水的父亲刘爱平匆匆从水田边经过,顾不上跟儿子打招呼,便开始驾驶另一台履带式拖拉机作业。
抱团发展,鄱阳湖畔找到他们的“稻梦空间”
“合作社成员不只我和父亲,还聚集了镇子上热爱农业、玩农机的二三十人。有大订单时,我们会一起完成,个人接到订单也可以独立去做。”除了自己扎根农业,父子俩还吸引当地更多的新农人加入,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实现抱团发展。事实证明,这样相对稳定又不乏灵活性的经营模式,让合作社的发展韧性十足。
秧苗基地里,工作人员正忙碌着把秧苗盘好,等地里平整好便准备插秧。受洪涝影响,早稻抢收时间缩短,刘帅和父亲计划7月底前完成插秧,确保晚稻生长关键期避开寒露风,实现丰产丰收。
“每年到这个时候,我的胳膊都会变成黑色的,做农业说不辛苦是假的,但是这五年发展越来越好,我们乐在其中,也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跟父亲经营好合作社的同时,要用我们新农人的方式为家乡农业发展带来更多活力。”驾驶雷沃拖拉机奔忙在“双抢”时节的稻田里,刘帅的内心蔓延出一片属于Z世代新农人的“稻梦空间”,随风而起充满蓬勃生机。